correctPNG();
“葛校长,请你把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督导的整改情况介绍一下”。随着督导工作组顾宗轩组长洪亮而清晰的询问,南通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回头看”工作于5月24日在南通市旅游中专拉开了帷幕。根据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工作“回头看”的通知》(领导小组〔2017〕1号)要求,市教育局分别于5月24-26日、6月26-29日分2轮对南通市旅游中专等4家以及南通市第二中学等7家学校(单位)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督导整改情况“回头看”,检查各校各单位对2015年-2016年教育局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销号以及建章立制情况。目前第一轮“回头看”工作结束,各校各单位整改认真,各项工作落实规范,纪律意识普遍增强。 一次整改,一次提升。第一轮“回头看”的4家单位最初对督导工作有着不同程度的被动认识,通过督导意见反馈、责任整改,大家充分意识到督导工作是一次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体检、把脉会诊的良机,也是一次领导班子思想的锻造,精神境界的提升,更是一次对墨守陈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涤荡。各单位都迅速制定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内容、时限、措施,按照职责分工,一一责任到人,并实行挂图销号。真查实改,勇于担当已成为被督导单位工作的主旋律。 一份清单,一份责任。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督导组向4家单位交办政治纪律、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以及执行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5个方面的问题共56个。各单位发挥督导工作政治“显微镜”、“探照灯”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查找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督导组提出的56个问题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督导整改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厘清责任,逐项逐条强力推进整改落实,共列出了89条整改措施,“谁家的孩子谁来抱”,分管领导、部门处室主动认领任务,比谁整改的快、谁整改的到位。 一项制度,一种规范。四家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突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把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印在纸上、喊在嘴上,就是没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整改中,各单位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根据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新要求,出台、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共31项。将建章立制的过程作为增强党员干部制度意识,筑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的契机,努力将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通过深入查摆根源,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了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次处理,一份人心。党内监督没有松懈余地,执纪越往后越严。整改中,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系统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到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截至目前,4家单位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已约谈12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组织处理、政纪处分2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93万元,清退物资3.5万元,规范资金管理690.5万元。从小事小节小错查起,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干部、挽救干部。四家单位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交心等形式,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真心悔过”,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使其他党员干部“警钟长鸣”,形成了震慑作用。更重要的是问责追究,问出了党员干部的初心,问得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心。党组织的威信更高,领导班子执行力更强。 “回头看”是围绕政治的再督导,既要检查上次督导的整改落实情况,也要着力发现新问题。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督导“回头看”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坚持政治定位,以问题为导向,“回头看”突出政治性和政治纪律,体现了党内监督严肃性,放大和延伸了震慑效果。工作组通过广泛开展个别谈话,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阅有关文件资料,深入了解情况,对四家单位在整改中的盲点和不足点又提出了16项建议。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南通教育人在南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进道路上更加凝心聚力、聚精会神“向前看”,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再交上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市教育纪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