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县曲塘镇党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聚焦管好“绝大多数”,创新监管模式,推行“网格促廉”工程,探索将廉政责任、廉洁文化、廉情预警、民主监督纳入网格,实施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效延伸。
一、明确网格管理要点,推动廉政责任进网格
一是划定网格单位。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基本单位,建立26个责任制监督组,175个二级监督点。各基层党组织制定落实“两个责任”工作清单,并以网格为单位签订廉洁责任书,明确责任范围、具体内容和落实标准。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各网格负责人对网格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发现网格内党员干部在执行准则条例、落实廉政责任、加强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苗头性问题的,采取廉政约谈、警示谈话、诫勉谈话等方式分类施治。三是严格考核评价。将“网格促廉”工程纳入对网格内各基层领导班子与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巡查、督查、考查,推动基层干部切实把“两个责任”刻印于心、落实于行。
二、突出廉洁教育重点,推动廉政文化进网格
一是建强宣教主力军。以网格负责人为牵头人,发挥网格内热心群众、党员作用,联动镇文体部门开展廉政影视、廉政红歌、廉政演讲进村(社区)等系列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宣传党纪党规,传播廉政文化。二是拓展宣教主阵地。利用各村、企业、社区廉政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宣传教育阵地,通过村社区远程教育网络、电教网络播放反腐倡廉教育片,组织开展流动廉政课堂、法律法规讲座等。在网格党员工作和活动场所,开辟廉政文化宣传窗和宣传专栏。利用“古韵曲塘”微信平台,镇纪委每周发送一次勤廉短信,重要节日节点发送短信提醒。三是丰富主题活动。开展廉政知识进户入脑宣传,向网格内党员群众发放廉政宣传资料、书刊。以网格会谈、楼栋交谈等形式,宣讲反腐倡廉形势和政策法规。开展“道德模范”“勤廉标兵”“十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凝聚“树好形象、做好样子”的浓厚氛围。
三、消除管理监督盲点,推动廉情预警进网格
一是织好预警监督“防护网”。按居住地划分,将党员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划定到相应的网格,列为廉情监督对象,建立人员名册和廉情台账,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构建动态监管信息库,最大限度压缩廉政监督“真空区”。二是织密廉情动态“监测网”。按照“一格两员”(网格管理员、网格廉情监督员)的标准,聘请网格员和热心社区事业的退休干部担任网格廉情预警信息员,收集、反映涉及网格内党员的廉情信息。三是织牢倡廉反腐“安全网”。建立民情民意研判和解决机制,发挥廉情监督员在教育、引导、服务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入户走访,参与网格民情分析会、恳谈会、通报会,集民情,纳民意。定期召开廉情预警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廉情,采取分级处理,对轻微违规的党员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报镇纪委。
四、破解执纪监管难点,推动民主监督进网格
一是实施党群议事。各村(社区)成立网格党群代表议事会,对于“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前必须在网格民情分析会上进行网格议事,听取代表意见,做到决策公开、群众参与、监督前移。二是有效化解矛盾。针对网格管理员走访中所掌握的,反应较强烈、矛盾较突出的共性问题,通过网格代表会议,让群众与网格党员代表以及村(社区)干部面对面互动交流,获取理解和支持,力争把矛盾隐患消除在网格内。三是促进风险防控。网格管理员通过上门走访、专题讨论等形式,发动党员群众共同查找村(社区)资金资产、救济保障款物管理及发放使用等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村(社区)岗位风险防控措施,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微”权力公开运行、“微”资金安全使用、“微”干部廉洁履职。
“网格促廉”工程实施以来,曲塘镇通过网格力量征集党风廉政和“四风”方面意见、建议120余条,采纳49条,发现村干部违纪线索8条,查处违纪违规党员10人,实施集体谈话2次、提醒警示谈话7人,诫勉谈话8人,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意见》、《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办法》等10多项制度,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管理、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