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吃一锅饭”的部门纪检机构如何亮剑?这既考验着履责者的智慧能力,也关系到监督主体责任的靴子落地。市民防局纪检监察践行“三转”,剑指监督执纪问责,创新方法认真履职,在专项监督检查中实行项目化管理。
一、“交叉取点”确定项目立项
年初,局纪检组确定了“月度查作风效能,季度查反‘四风’,半年查专项工作”的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专项监督检查查什么?局纪检组采用了两线交叉法解题。一条线是面向局领导班子、机关处室征集专项监督检查的项目建议,另一条线是梳理近年来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两相比对后取交叉点形成项目的初步提案。经局党组审议,确定了2015年上半年专项监督检查的项目是“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合同管理”。专项监督检查由谁来实施?局纪检组根据本次项目任务,抽调局计财处、法规处、监察室三个部门的骨干,组成了专项监督检查组。4月份,检查组启动,向被查单位——民防工程管理中心(人防工程开发利用职能由民防局所属事业单位工程管理中心承担),发出《专项监督检查通知》,明确检查内容、实施方式、具体步骤和完成时间,要求其在5月上旬完成自查。
二、四措并举推进项目执行
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专项监督检查组进驻被查单位,进行细查深挖。一交底。收到自查报告材料后,检查组集中碰头研究了被查单位的自查报告和统计报表,内部分工为合同、资料、账目三个小组,灵活采用查看资料、个别谈话、实地查看三种途径,重点查数据资料,看合同的覆盖是否全面、合同的订立是否合规及合同的履行是否到位;查制度规定,看内容是否完善、设计是否科学及执行是否到位;查财务账目,看合同款的收缴及管理是否规范。二告知。检查组进驻被查单位3天前,将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组成员名单予以公示,同时公布检查组举报电话和邮箱。三比对。在查看资料时,检查组将人防工程总量数据与工程开发利用合同管理数据进行对比,将开发利用情况明细与合同文本进行对比,将平战结合收缴款项与合同金额进行对比。四核查,根据数据比对情况,检查组对检查中存有的疑问,通过个别谈话和现场查看作进一步的核实。至此,检查组比较详实的掌握了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三、“一情双报”实现项目收尾
6月下旬,形成专项监督检查“一报告、一通报”。一是《专项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呈送局党组,对合同管理的基本情况采用了数据描述,对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二是《专项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向被查单位直接指出合同管理的制度建设、资料管理及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被查单位于7月底前和11月底分别将整改措施和整改报告报局党组和专项检查组。对于检查组提出的问题,被查单位脸红了、出汗了,但是,一致认为这种红脸出汗,有益身心健康。
四、成效检验依靠项目跟踪
发现问题不是终点,落实整改才是关键。年底,检查组将督促被查单位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对照资料数据,看整改措施是否落实、整改效果是否达到预期。随后,检查组出具《项目验收报告》,报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组考量。
“何以铁面出击,只因菩萨心肠。”开展专项检查是抓早抓小、防患未然,项目化管理是理念更新、方式优化。从项目立项到项目验收,从合同资料到工程现场,从总体安排到序时推进,纪检部门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有方向、有节奏、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