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准 担得稳 过得硬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5-05-2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打印本页

  “六组一来,腐败分子落网了,我们反映的问题有着落了。”被巡视地区的群众这样说。

  “六组,线索抓得准,政策把得稳!”熟悉省委巡视工作的干部这样说。

  “六组,围绕‘四个着力’,方式转得快,巡视成果丰硕,创新经验突出。”分管巡视工作的省委领导这样说。

  ……

  他们口中的“六组”,就是江苏省委第六巡视组。这个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了1个省辖市、2个厅级单位、6个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依据他们发现的线索,共查处了2名厅级干部、6名处级干部、17名正科级干部。在六组的督促指导下,一批选人用人、作风方面的问题得到整治,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反腐一线当尖兵

  2013年11月27日,江苏省纪委发布消息:省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国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一定是他当睢宁县委书记时的问题暴露了。”很多人猜测。

  事实的确是这样。2005年至2007年,蒋国星曾担任徐州市委常委、睢宁县委书记。在离开睢宁县6年以后,被巡视睢宁县的六组抓到他贪腐的“尾巴”。

  2013年9月,六组进驻睢宁,在广泛深入的谈话和调研中,干部群众反映,历任睢宁县主要领导中,有的劳苦功高被人民铭记,有的碌碌无为遭群众诟病,蒋国星的口碑就相当差:“没干实事,好大喜功,只与老板交往亲密”。

  “只与老板交往亲密”,群众一句不经意的评价,引起六组的关注。经过深入追踪了解,发现蒋国星在工程建设中接受施工企业50万元贿赂的线索,证据确凿。省纪委据此迅速对蒋国星进行立案调查,随后移送司法机关。次年9月,蒋国星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没收个人财产40万元,并追缴非法所得。

  在睢宁县一个半月的巡视,不仅挖出早已离任的蒋国星,六组还发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邹忠平在担任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期间,为他人在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工程项目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贿赂;县教育局局长梁龙卫在校长竞聘、教师招考、工程发包等方面有以权谋私嫌疑。经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邹忠平受贿224.8万元被检察机关起诉,梁龙卫受贿上千万元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

  不忽视任何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涉腐线索,这是六组一直秉承的作风。近年来,他们每到一地,都以敏锐眼光扫描当地社情民意,透视经济建设重点领域和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把发现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巡视重点。2014年春季六组巡视盱眙县,挖出了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花纯艳等数名贪腐分子;夏季巡视盐城市,又获取一批线索移交省、市纪委和组织部,其中盐城市农委党委副书记郭荣等2名处级干部、多名科级干部被组织调查。

  “巡视干部是反腐败的‘侦察兵’、‘先遣队’,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厚望。我们必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必须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勇当先锋,不辱使命,不折不扣地完成好省委交给的任务。”六组组长邢元新以此诠释着巡视职责和使命。

  勇于创新破难题

  2014年9月11日,在盐城市信访接待中心,由邢元新组长带队,9名六组成员分为3个小组,接待“告状申冤”的群众。半天时间六组倾听了30多名群众的诉求。

  集体接待群众信访,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是六组固定动作。随着巡视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完成好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任务,需要着力破解“了解实情难”问题。六组把创新方式方法贯穿始终,依靠群众就是第一招。全员接访,就是走近群众、发动群众、取信于群众的开场白。

  “无论接访多么疲劳、群众反映的问题多么繁杂,我们都要始终带着感情去倾听。接待好上访群众就是对巡视工作的有形宣传。”邢元新这样教育全组同志,“通过接访,我们可以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中查找问题、获取线索。”这天,邢元新他们接待的信访群众,主要反映拆迁多年没有得到安置、司法诉讼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巡视组接访的60%是反映民生问题。六组认为,民生问题透露的就是作风问题。推动解决作风问题,也是巡视组的重要使命。通过信访,六组及时指出并纠正一些干部不作为、脱离群众、好大喜功和某些地方党委政治敏感性不强等问题。

  六组擅长在个案问题中,梳理涉腐线索,而且一旦发现就紧抓不放。花纯艳涉嫌在征地拆迁中谋取私利、侵占农业专项补贴等问题,就是依据群众信访反映的线索,交由淮安市纪委查办的成果。

  “明察暗访”是六组核实情况的又一招。巡视期间,六组人员的足迹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矿井、校园一线,了解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问题集中的地方和单位,零距离接触群众,发现核实有关情况。如在某县巡视期间,群众反映县领导干部办公用房面积超标。六组通过现场察看,确认超标问题严重,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责成县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公开整改情况,并请干部群众上门监督。群众专门打来电话说,在巡视组的监督下,中央政策落地生根,“板上钉钉”!

  公开接访、明察暗访、边巡边改,让六组的公信度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持续升温,敢讲真话、敢说问题的同志越来越多。驻县(市、区)巡视期间,署实名反映情况的,占六组收到来信的82.7%。

  做到“三个必谈”是六组发现问题的又一重要法宝。针对巡视谈话中存在的很难谈深谈透问题的情况,六组每次都积极做好谈话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掌握谈话对象基本情况,确定谈话重点,做到“三个必谈”,即要求每名谈话对象在谈话时,必须谈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要谈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缺口,往往就能从六组创造的“三必谈”中打开。如邹忠平在个别谈话时,对着笔记本“照本宣科”,当请他谈自身问题特别是分管领域情况时,他变得坐立不安,支支吾吾,刻意回避。对此,六组单刀直入,他更是难以自圆其说。针对他的异常情况和部分违纪事实,巡视组及时督导徐州市纪委对干部群众举报的邹忠平为他人谋利、多次索取或收受他人贿赂等问题进行立案调查。目前,邹忠平已经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结合巡视实践,六组还创造了指导被巡视地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找问题、从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中发现问题等有效做法。

  素质过硬树形象

  晚饭后,沿着驻地的小道快步走,六组成员这一集体行动,既是锻炼,也为单调的巡视生活增加色彩。

  为保持巡视组的良好形象,六组党支部规定:在巡视期间,不得接受宴请,不得在当地走亲访友,不得在驻地接待非工作对象,不得私自离开驻地……一系列要求,将巡视期间的工作生活,严明规范到近乎苛刻。于是,集体快步走,成为放松身心的主要方式。

  除了行为规范,还有政治纪律。每次出发巡视前,六组全体成员都要签署《巡视纪律承诺书》,作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的10项承诺,主动接受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的监督。

  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还要过得硬。六组人数不多,但队伍精干,个个可以独当一面。组长、副组长都有着20年以上的纪检或组织工作经验,其他同志参加巡视工作前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特别是来自纪检监察机关的多位同志都曾组织或参与查办过多起大案要案,经验丰富。六组党支部利用巡视间隙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建立新老组员的结对传帮带制度……通过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巡视干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功底,六组不仅能发现问题线索,完成“震慑、遏制”的任务,而且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作深入思考,提出“防病于未然”的“治本”建议。巡视睢宁后报送的《县域教育系统腐败问题亟须系统治理》、巡视省环保厅后形成的《关于全省环保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的分析报告》等专题报告,都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也为被巡视单位党组织整改落实提供了依据。

  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了六组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劳和汗水,也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长期出差在外,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无法照顾妻儿,六组全体成员用骄人的成绩,展示了对巡视事业的赤胆忠心、对腐败分子的嫉恶如仇、对人民群众的一往情深。

  新一轮专项巡视又已启动,带着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豪情,六组再次踏上新的征途。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