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ectPNG();
近日,一堂特殊的廉政课在海门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开讲——庭上,对海门市发经委原副主任范建达、原海门市临江新区副主任江彪、原海门市临江新区农经服务中心主任孙荣兴等3起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宣判;庭下,来自海门市的乡镇、园区、机关的200余名相关领导干部旁听宣判,进行警示教育,构筑反腐“防火墙”。宣判后,法院的专家还对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进行了讲解。 “太震憾了,这比以往任何一次廉政教育都要来得深刻,看着自己昔日的同事就这样被宣判,感触很深……”作为今年四甲镇新提拔的一名领导干部,朱娟表示,以后的工作中,自己将从严要求自己,并对领导班子进行教育,建章立制,防微杜渐。海门市发经委监察室主任范刚也感触颇深,“发经委是一个高风险的部门,70%的职务犯罪都跟上级扶持资金的拨付有关,范建达的堕落给我的很深的教育,干部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廉政课堂搬到法院并非首次,我市正逐步探索用身边的案例警示教育干部的长效机制。 “此次活动在受教育人群的确定上,我们针对性较强,我们选择全市各个机关、乡镇、园区中与涉案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点相似的干部来参加这次活动。”海门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吴凡说,要预防职务犯罪,点对点、面对面教育效果更好。而在教育方式上,海门市纪委也在不断创新。从曾经“树立正面榜样”到如今的“观看反面教材”。“以前总是告诉领导干部们应该怎么样,现在是让他们看到,如果踩了红线会怎么样。这样更能对他们带来心灵的震动。” 当日,与海门市领导干部一起旁听公开宣判的还有11名干部家属,11名干部家属在座谈会上签订了《家庭助廉承诺书》。“查处的案件80%都与家属有关,不少人走配偶路线、子女路线,家属将干部拖下水。”海门市纪委负责人表示,为筑牢腐败防线,该市将家庭助廉作为重点来抓,每年都以各种方式开展“家庭助廉”活动,以同看警示片、同读廉洁书、同上廉政课、签订廉政承诺书为载体,让家属当好贤内助、廉内助。 “活生生的例子警示着我们,自由是多么可贵,一人腐败全家遭殃,一人廉洁全家幸福,要站在爱人的背后筑起反腐的防线。”海门市发经委某副局长夫人如是说。(海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