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9-09-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打印本页

本报讯(记者 周根山 见习记者 柴雅欣)“截至目前,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共受理转办的18732件群众举报,督察地方和中央企业已办结6761件,阶段办结4119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日前召开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办公厅、督察办、人事司、科财司和机关党委等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负责人汇报了主题教育8个方面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纪检监察组相关同志提出工作建议。

该纪检监察组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将其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明确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改进。同时,针对纪检监察组在主题教育中检视剖析出的“形成监督合力存在差距”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整改落实,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

据介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平时不闻不问、敷衍整改,当上级督察检查时则不分青红皂白地采取“一刀切”做法。对此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生态环境部从7月中旬牵头开展专项整治,从督察推进、整体推进和长效机制三个层次推进。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该部在督促各地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10月将开展抽查。同时,建立完善“12369”信访举报问题盯办长效机制,通过定期调度督办,不断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

“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督促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该发现问题而没有发现的、作风不严不实的,一经发现,严肃问责。”该纪检监察组组长吴海英表示。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