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 涵养“森林”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8-09-0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打印本页

从7月下旬开始,黑龙江省委密集召开多次约谈会。省委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先后对在2017年度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中被评为“较差”和“一般”的市(地区)和省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严厉警策和提醒诫勉。

针对政治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新一届黑龙江省委坚持问题导向,对全省各市(地区)和省直部门政治生态情况进行集中考核,初步形成了考核先行、巡视跟进、查办案件、追究问责的工作机制,打出一套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组合拳”。

把好“风向标”,构建可透视、可检查的评价体系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思维的影响,黑龙江一些地区和单位思想观念不解放、官本位意识浓、人身依附重等问题较为严重,容易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年出现的“田凤山、韩桂芝案”“马德案”,以及韩学键、盖如垠、隋凤富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一度让黑龙江的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修复政治生态,黑龙江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新一届省委把政治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就专题研究政治生态建设,下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意见(试行)》及考核办法。省委还成立了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张庆伟任组长,省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省委秘书长为副组长。

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委把政治生态建设的重点锁定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推动正风反腐向纵深发展4个方面。根据省委下发的意见和考核办法,省纪委监委牵头制定了《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指标》,围绕4方面考核内容,细化设置22项考核指标和50个考核要点,为衡量各地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设立了一把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尺”。

今年3月5日,全省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启动大会召开。由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和相关厅局机关干部141人组成的11个考核组,分赴全省13个市(地区)、44个省直部门进行实地考核。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生态“大考”,在黑龙江全省铺开。

派出“阅卷组”,一把铁尺“量”到底

“我们单位党建工作抓得好,干部学得深……”在考核中,某省直单位一名副厅级干部面对考核组成员侃侃而谈。但当问到“四个意识”“四种形态”的具体内容时,他却支支吾吾,没有一项能全部答上来。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本该红脸出汗的民主生活会,在个别单位却成了相互评功摆好的平台,一些班子成员对主要领导提出“工作繁忙之余要挤出时间照顾自身,在家庭和工作的安排上要给自己留出时间”“为一把手感到心疼”之类极不严肃的“按摩式批评”……这些问题,都被考核组原汁原味地写进了报告中。

考核由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其中,主观指标依据问卷调查方式得出,客观指标由相关部门根据平时掌握情况打分和考核组实地考核打分综合形成。比如,在“选人用人”方面,具体分为“执行选人用人规定”“年度选人用人民主评议”“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情况”等5项指标,每一项又细化为若干要点,使考核更具靶向性。

考核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按照分数分档排序。考核结果也与领导干部的“位子”挂钩:对综合评价“好”的,予以表扬,并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综合评价“较好”的,予以肯定;对综合评价“一般”的,由省纪委监委和省委组织部约谈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综合评价“较差”的,对党委(党组)主要领导进行提醒谈话,必要时进行问责。

今年6月,首次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成绩单”发布:13个市(地区)中,有3个被评为“较好”,10个市(地区)为“一般”;44个重点考核的省直部门中,有15个被评为“一般”,2个为“较差”。

校准“度量衡”,巡视跟进倒逼履职尽责

“是否发现党员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存在吹吹拍拍、阿谀奉承问题?”“是否发现领导班子成员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问题?”……回想起考核组与自己个别谈话时的场景,大庆市机关干部李伟峰颇有感触地说:“本以为可以泛泛而谈,没想到这次是真问细问更敢问,不走过场。”

考核组通过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公开述责、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政治生态建设进行全方位摸底。此外,在考核中,省委把干部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按照年度考核与平时掌握情况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形成考核评价结果。

日前,黑龙江省委开展了第三轮巡视。此次被巡视单位大多是在今年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中排名靠后的市(地区)和省直部门。“哪个地方政治生态差,就对哪个地方开展有针对性的巡视,以考核为抓手,倒逼构建起一条明责、履责、问责的完整链条。”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本届黑龙江省委要连续开展5年,力促全省政治生态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