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全面从严治党】公开透明更显自信勇毅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7-10-03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打印本页

 曾几何时,提及纪委,大家都认为是一个神秘的机关,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愈是高深莫测,愈发引人注目。

  如今,再提及纪委,“吃瓜群众”也能随口说出“老虎苍蝇一起打”“把纪律挺在前面”“对抗组织审查”等诸多专业的纪言纪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反腐倡廉”连续多年成为群众眼中的“年度热词”,人们更加期望了解反腐败工作的最新进展,纪检监察机关的每一次行动、每一次发声也都成为媒体人竞相追逐的“新闻富矿”。

  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自揭“神秘面纱”,开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按下了纪委主动去神秘化的“快进键”。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为我们了解和探知纪委打开了一扇窗,也让这个原本“神秘”的机关更加公开透明,更加亲民贴心。

  “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党的十八大以来,类似这样的“一句话新闻”屡见不鲜。各级纪委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的“猛料”,内容字数不多却总能上“头条”,引爆“朋友圈”。

  猛料之外,一幅幅精彩的“纪检人·镜头”和一篇篇引人入胜的“纪检人·手记”,就像一场场润物无声的细雨,潜移默化中在每一位读者的内心种下廉洁的种子。即便是一个场景、一个瞬间、一个片段……它们体现的,既有“打虎拍蝇”的酣畅淋漓,也有警示教育的振聋发聩;既有监督执纪过程中斗智斗勇的精彩片段,也有从严治党氛围下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既让我们直观地感受政治生态“护林员”如何医病树、正歪树、拔烂树,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折射出“永远在路上”的力度不减和决心不变。

  拍摄警示片、公开忏悔书、发布案例剖析、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近几年,打开各级纪委网站,都能在显要位置检索到这些信息,这些已然成为各媒体转载的热点,群众热议讨论的话题,以及各级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的“活教材”。尤其是掀起一轮轮收视热潮的《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等专题片,不仅公开了纪委执纪审查现场的实拍镜头,披露了腐败案件的大量细节,还让贪腐分子现身说法,面对镜头作出深刻忏悔。

  事实证明,真人真事、点名道姓的公开曝光,更能拉近社会公众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距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传播力和震慑力,也更能触动党员干部的心灵,真正警觉、警戒、警醒。

  公开透明更显自信勇毅。正如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所言,纪委本身不是一个神秘的机关,更不应该是一个神秘的机关。当公开透明成为常态,波澜壮阔的反腐败斗争才能让群众直观感受,才能赢得群众认同,也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作为基层纪检宣传战线上的一员,乐见纪委不再神秘,更乐见群众“点赞”正风反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利用纪委搭建好的各类平台和载体,在实践创新中更加有效地传递全面从严治党声音,讲好正风反腐故事。(安徽省灵璧县纪委宣传部张可)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