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衣冠 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4-07-09 来源:大连日报打印本页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极其形象而鲜明的时代提法,是党员干部自省、自律、自检、他律的具体要求。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之所以将正衣冠作为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是因为正衣冠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最直接、最持久的课题,是新形势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关键环节,是我们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代要求,是全党自律的集中体现,是照镜子之后必然的行为取向,是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的基本要件。

  正衣冠,首先要判断自己衣冠是否端正。判断党员干部衣冠是否端正的标准有三:第一,是否“为民”,这是判断衣冠是否端正的根本标准。判断一名党员干部是否为民,主要是看他能否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能否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干部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始终做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温暖民心,能否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第二,是否“务实”,这是判断衣冠是否端正的基本标准。判断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务实,主要是看他能否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鼓实劲、求实效、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并在此基础上能否勇于变革,善于创新,敢于突破陈规。第三,是否“清廉”,这是判断衣冠是否端正的核心标准。判断一名党员干部是否清廉,主要是看他能否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能否用好手中的权力,是否出现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情况,能否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永不沾浊。

  正衣冠,最关键的是要及时地进行自律。在战争年代,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的考验是生与死;而在和平年代,党员干部面临的主要是德、纪、法的考验。因此,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自律之心”,始终“用政德正衣冠”、“用法律正衣冠”、“用党章正衣冠”。“用政德正衣冠”,就是要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用权、以德立威、以德服众。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正确处理好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和价值观。“用法律正衣冠”,就是要做到依法办事。始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做到有法必依,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刻谨记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超越宪法和法律。“用党章正衣冠”,就是要做到以党章自律。重温党的纲领、党员权利和义务、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等,特别是党章第三条所规定的党员的各项义务以及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

  正衣冠,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端正态度。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漠视、不淡化、不回避、不推卸。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依据党性修养、党员义务和党纪国法认真对照检查,深入分析,直面问题。同时,还要有正衣冠的勇气,面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敢于正视、敢于纠正、敢于担当。

  二是要知行统一。正衣冠不应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一方面要通过照镜子提出改正缺点、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对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因此,衣冠是否端正,最有发言权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

  三是要自上而下地推进。领导既是组织者、参与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示范者、引领者。不能上面有病、下面吃药,领导有病、群众吃药。正衣冠应坚持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普通党员,自上而下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到领导带头自律、带头整改。

  正衣冠,是从自省到自律、从外表到内心、从思想到行动、从行为取向到价值追求等全方位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正衣冠的最终目的是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我们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形象是党和政府取信于民的先决条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的关键,是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有效方法。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以来,历经多年风雨磨砺, 塑造出来的被历史认可、人民认同的形象来之不易,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用实际行动维护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