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儒家思想文化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4-07-05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中心打印本页

江海廉政大讲坛第七期 傅国芳纵论儒家文化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09-08 浏览次数: 1067 字号

 

今天下午,由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南通大学、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南通电视台承办的江海廉政大讲坛(第七讲)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讲坛邀请无锡市纪委常委傅国芳作了题为《儒家文化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启示》的报告。

傅国芳,无锡市纪委常委,长期在无锡市纪委担任领导职务,有着丰富的纪检监察工作经验,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廉政建设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思考。傅国芳的报告,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开始讲起。他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先进代表着民族的先进,而作为中国古代最先进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的廉政文化建设无疑有着极为深远的启示。傅国芳从儒家文化的道德观、人生观、修养观、处世观、哲学观等五个方面分别作了阐释。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儒家文化讲究仁爱、义气、守礼、智慧、诚信,这五种道德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其中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所在。道德观是指导一切行为的准则。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即要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而后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使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然后去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观。《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傅国芳倡导当代人应从浮躁的脚步中停下来,安定、沉静、安心、思考,才能有所体悟。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观。即不要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别人。要宽容待人、平等待人、推己及人。五、“中庸和谐”的哲学观。中庸之道不是不偏不倚,而是止于至善、中正平和,凡事做到恰当得体,不要过犹不及。“和”即和谐、平衡。傅国芳的讲座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深刻内蕴,并结合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予以阐发,发人深省、启人深思。

本期江海廉政大讲坛是第二届“清风扬帆”南通片区廉政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亮主持本次江海廉政大讲坛并作点评。南通市纪委副书记徐珉南,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通电视台等有关方面的领导,校党委副书记、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所长杨礼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志平,南通市及县(市)区纪检干部,我校教师代表400余人听取了专题讲座。(校报记者薛瑞撰稿/张卫斌摄影)

 

无锡市纪委常委傅国芳作了题为《儒家思想文化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启示》的报告。

20110908143628844

 

 

20110908143617967

 

 

           第七期江海廉政大讲坛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亮主持。

20110908143540118

 

 

南通市纪委副书记徐珉南,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通电视台等有关方面的领导,校党委副书记、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所长杨礼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志平,南通市及县(市)区纪检干部,我校教师代表400余人听取了专题讲座。

20110908143525613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