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4-07-05 来源:廉政文化研究中心打印本页

周建忠教授江海廉政大讲坛纵论《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11-02-24 浏览次数: 21758 字号:

 

今天下午,由市纪委、南通大学、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和南通电视台承办的“江海廉政大讲坛”第五期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开讲。副校长周建忠教授应邀做了《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专题报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正宇,校党委书记顾晓松,校党委副书记、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所长杨礼宾,副校长董正超,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志平出席讲坛。讲坛由市纪委常委葛维先主持。

兰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周建忠教授的报告从兰花的起源、分布、繁殖、鉴赏等方面,阐释兰花之神奇与中国兰之神韵,图文并茂,娓娓道来。他指出,兰,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具备了符合民族审美趣味的形式。在兰文化与人格定位中,周建忠教授列举典型事例,引证繁博、论证翔实、深入浅出,解读历代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士。无论他们身处朝代更替、民族危难,抑或生逢和平年代,都从兰花身上汲取了道德的力量,立身处世,崇德守信,自觉地塑造、提升、升华了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周建忠教授强调,兰花具有素心高洁、不求闻达的高尚品性,淡泊素雅,志趣高洁,决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慕荣利、忠贞不渝、清正廉明的崇高精神的象征。孔子不为贫贱失意所动的人格信仰,屈原个人美德的保持与追求,郑思肖的民族气节与易代之心都是兰文化的体现。文徵明的清心、鲁迅的叹惋、朱德的胸襟、张学良的寄托、郑燮之清正、李方之廉正,都与兰息息相通。

周建忠教授指出,当代人要自觉践行兰花的品格,抵制庸俗、低俗与媚俗,争做高尚之人、纯洁之人。牢固树立“非素心,即赤心,为名士,为忠臣”的思想观念,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在学兰、品兰、爱兰中培育良好的人格。

“江海廉政大讲坛”是继反腐倡廉南通论坛之后,由中共南通市纪委、南通大学、南通电视台联合打造,面向全社会,弘扬廉政文化、传播廉洁思想的又一个崭新平台。“大讲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现场传授廉政文化研究成果,借助现代媒体,广泛传播,走进千家万户,让清正廉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周建忠教授是第二位走上“江海廉政大讲坛”的本地学者。(校报记者徐凌撰稿/张卫斌摄影)

 

20110224183204335

 

 

20110224183137477

 

 

 

 

 

20110224183120788

 

 

 

20110224183050359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