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一刀切” 绘好“工笔画”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9-11-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打印本页

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10部门以及京津冀晋鲁豫、长三角等相关地方省级政府近日联合发布了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尽管重点区域今冬明春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但是,生态环境部坚决反对“一刀切”,坚决反对“一律关停”“先停再说”。治理大气污染,依法依规是前提,科学施策是良方。“一刀切”做的是表面文章,既不治标更不治本,久为社会各界诟病。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制胜之道。

破除“一刀切”,需要绘好“工笔画”。治理大气污染如此,其他工作亦如此。走进基层听民声、抓调研,制定落实政策下足“绣花功”,条分缕析考量各种因素,才能为群众解决好忧心事、烦心事、闹心事。

不切实际的“一刀切” 必须杜绝

400余家板材企业被迫集中停产,25家货运停车场除1家兼顾公交车停放而正常运营外,其余全部停业整顿,部分街镇餐饮企业亦大面积停业……这是今年8月29日生态环境部赴山东临沂调查时掌握的情形。

据媒体报道,调查组还发现,临沂市兰山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平时不作为,等到要考核问责时就急功近利搞“一刀切”。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8月31日调查组离开时,当地的相关整改工作陆续推进,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渐渐恢复。

再比如,2018年11月3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陕西省开展“回头看”,发现宝鸡市有关部门和部分县区为应对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检查,采取集中断水断电的做法,要求有关企业停产停工。特别是2018年8月20日督察组进驻后,当地一些县区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集中切断有关企业的供水、供电。至9月14日,全市排查列入“散乱污”清单的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其他一些企业也受殃及而被迫停产。9月下旬,宝鸡市党委、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并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总体扭转了被动局面,但已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令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陷入被动。

类似的“一刀切”乱作为给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抹了黑。给“一刀切”切一刀迫在眉睫。2019年3月,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针对环保“一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介绍了生态环境部所做的四项工作:一是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要求避免此类行为;二是下发相关文件,对禁止“一刀切”提出明确要求;三是在环保督察、开展强化监督过程中,既查不作为、慢作为,又查乱作为、滥作为;四是发挥带头作用。他同时表示,将在上述四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尤其是规范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和监督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设身处地帮企业排忧解难。

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明确,采取集中停工停产停业等“一刀切”方式应对督察的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有关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将受到不同程度处分,甚至涉嫌犯罪的将移送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针对类似“一刀切”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生态环境部从2019年7月中旬牵头开展专项整治,从督察推进、整体推进和长效机制三个层次推进。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该部在督促各地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10月开展抽查。同时,建立完善“12369”信访举报问题盯办长效机制,通过定期调度督办,不断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召开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就主题教育8个方面专项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纪检监察组相关同志提出工作建议。

在“一刀切”现象面前,各地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将群众的“旧愁”与“新忧”一并解决,给群众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病根

简单的“一刀切”就是不遵客观实际,不听广泛意见地制定落实“土政策”。它暴露出管理的惰性、粗放,一经执行,结果“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

回顾那些发生过的“一刀切”现象,脑袋一热、大腿一拍,就炮制出一纸规定。如此独断专行、闭门造车、天马行空的“一刀切”,又因何如此顽固,屡禁不绝?

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课做得不到位,坐在办公室里“揣摩”基层一线的情况,使得决策严重脱离地方实际。比如,脱贫攻坚搞“一刀切”,产业扶贫都是“买羊”,种地扶贫都是“买刨刨机”,与精准扶贫的要求和精神相背离;移风易俗搞“一刀切”,一户人家违规办酒席,全村“连坐”,不能享受其他优惠政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没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当然会有意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少数地方和单位为了“尽快出成绩”,想当然地层层加码,忽略了自身的实际和群众的切身感受。中部某省曾提出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国家考核评估指出该省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贫困人口脱贫质量不高等问题。经有关部门约谈后,该省重新确定了省内有关督查方案和考核标准,提出确保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

有些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缺乏统筹,一旦各自为政,就很容易出现“一刀切”的错误倾向。有基层干部反映,当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全覆盖,所有集镇、村居厕所都必须采用格栅式污水处理。实际上当地已纳入污水管网收集三年计划,各类生活污水都将集中收集处理。按现在的要求,设施用不了两年就都会“闲置”,造成资金浪费。这种“一刀切”式政策,在工作存在交叉的跨部门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一刀切”现象,折射出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有偏差,热衷于短期成绩,说到底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兴东认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部分党员干部做不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只能照搬照抄上级要求,‘上下一般粗’,抑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依葫芦画瓢’,想要‘一个药方包治百病’。”为追求快速“见效”,工作部署“齐步走”,就难免求诸“一刀切”,结果适得其反。

以“绣花功”绘“工笔画”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面对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各地各部门都应结合自身特点,以“绣花功”绘“工笔画”,提升社会治理的质量,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效果。

工笔画讲究的是线条严谨、工整细致、描绘细腻、精谨传神。社会治理好比一幅巨幅的“工笔画”,来不得“一刀切”。政策制定不违背常识,尊重规律,精益求精落实、精雕细琢完善,才能完成让党和群众满意的“好作品”。

对事物明察秋毫,将其每一个细节了然于心,“工笔画”就能绘得栩栩如生,焕发美感。做足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课,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加强常态化了解、体现差异化要求,不断补齐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的“短板”。江西省崇义县委政研室主任朱华文认为,“要形成实打实抓调研的工作机制,加强业务培训,让干部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调研方法;学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中,关注政策背景、管理对象和管理行为的每个细节与步骤,通过科学化、专业化流程,提高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水平”。

破除“一刀切”的庸懒散、假浮蛮,还要从健全科学合理的督查检查考核评价机制上发力。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完善督查检查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督查检查考核,科学合理设置指标,视内容区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地方与部门、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等,体现差异化要求。”在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挥棒下,党员干部才能排除干扰,一心一意一笔一画地把社会治理“工笔画”描绘好。

绘好社会治理的“工笔画”,离不开严谨严肃的法治思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要强化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对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政策支撑的行政举措,实施前都应经过合法性论证,不能‘拍脑袋’就要求各地‘齐步走’‘限期必须完成’”。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