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反腐方能精准化打击
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2014-07-02 来源:学习时报打印本页

  5月1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集中通报237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自今年4月8日实行“周报”制度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相继查处956件违规案件,涉及干部超过1100人。细察近千件获以通报的案件,均直接点出违规人员姓名,并详述违规原因。此外,部分单位还进一步追究了相关领导的责任。专家指出,中共反腐愈加细化、精准,引发期待。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提出从严治党、从严治官、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要求,并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到治理豪华办公楼现象、公款送礼现象,严打公款吃喝、节日腐败、公车私用、会员卡腐败等,再到中纪委实行“周报”制度,点名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在这场整顿作风、整饬腐败的战役中,打出的“组合拳”愈加细化、精准,反腐倡廉工作正凸显出从粗到细、纵深化特征。这种精细化反腐模式,反映出纪检监察部门对新问题的及时应对,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决心。
  有论者指出,腐败产生于经济社会的土壤,地块越大、结构越复杂,滋生腐败的罅隙也就越多。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大为丰富,经济活动大为增加,经济主体不断萌生,腐败产生的条件也更多,反腐败也要相应地与时俱进,采取新的应对措施,当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如何摸清新情况、新问题,对层出不穷的、大大小小的腐败现象实行精准化打击,不仅考验监管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也考验相关部门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调适能力”。而精细化反腐,就等于大面积铲除了滋生贪腐行径的土壤,也就从根本上堵住了官员滑向毁灭的渠道。
  同时,精细化反腐着眼于从生活细节入手,使得那些以为小恩惠、小意思不算腐败的人,不敢再存侥幸心理。“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因“恶小而为之”,很可能集若干“小恶”为“大恶”,或由“小恶”发韧,逐步滑向“大恶”“大腐败”。而精细化反腐结合实际,从小处入手,不厌其细,把反腐败的触角伸向每一个角角落落,这种既严又细的做法,有助于领导干部培养出“慎小”“慎微”“慎初”的好习惯,培育出“守住小节,保住大节”的高尚人格。因为为小恶是习惯的种子,是思想的萌芽,是大恶的开始,小恶积累必成大恶,小恶泛滥必成大恶,反腐败举措越详细,越准确,越容易操作,也越容易执行,更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向纵深开展,各种各样的四风之弊和腐败问题也越来越隐蔽,并不断出现新的变种,面对腐败的新花样和隐性化,我们更需要主动出击,细化措施,编紧编密制度的笼子,不断实现“精确瞄准”“精确打击”,有效遏制各种“擦边球”,让腐败不留暗角,不留死角,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反腐成效,促使经济社会良性运转,并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版权所有:南通廉政研究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邮编:226019 联系电话:0513-85012026